原标题:这4个习惯正在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3步加固“信息防护盾”
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根据公安发布的信息,我们盘点了4个典型案例:
No.1
随意连接公共WiFi
危险行为:在咖啡厅、商场等公共场所,看到“免费WiFi”就迫不及待连接。
风险:黑客可通过多种手段窃取你的账号密码、聊天记录,甚至银行卡信息。
正确做法:尽量使用手机流量或确认WiFi名称(向商家核实信息)、避免在公共网络登录网银等敏感账户
No.2
社交平台“晒生活”不留心
危险行为:晒机票、快递单、身份证(哪怕打码)等。
风险:机票二维码可能泄露行程和身份证号、快递单上的电话、地址会被黑产收集
正确做法:晒图前检查是否暴露敏感信息(如证件、票据)、朋友圈尽量设为“仅好友可见”,减少公开曝光
No3
用同一密码注册所有账号
危险行为:各社交软件、邮箱、支付密码、游戏账号......全用同一个密码!
风险:一旦某个平台数据泄露,所有账号都可能被攻击。
正确做法:不同平台设置不同密码(至少分“重要账户”和“普通账户”)
No.4
随意扫描、点击陌生链接
危险行为:看到“扫码领红包”“点击链接查快递”就冲动操作。
风险:可能是钓鱼网站,诱导输入银行卡号、验证码,瞬间盗刷!
以上这些习惯,可能正在出卖你的隐私,正确做法:陌生链接先核实,警惕“高仿”网站。
3步加固你的“信息防护盾”
1、定期检查隐私设置
2、重要账户开启双重验证
3、遇事先核实(自称“客服”“公检法”的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
网警提示
个人信息安全无小事,一次疏忽可能酿成大祸!改掉一些危险习惯,做自己的“隐私守护者”!
(资源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金融界保险 | 作者:佚名】,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ingcaohe.com/news/1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