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高价的进口水果正变得亲民,国产平替崛起:车厘子、蓝莓、阳光玫瑰葡萄等价格大幅下降,国产占比显著提升。技术突破、供应链优化和消费者选择变化共同推动这一趋势,未来“水果自由”范围将扩大。
近日,不少关键水果品类都是进口水果为主,比如西梅、车厘子等,而随着国产同类水果的种植加强,如今国产水果平替化正在崛起,部分进口高端水果的市场价格正在下降。
现在越来越多曾经高价的进口水果,确实变得比以前亲民了。
一、主要高端水果市场变化 车厘子:进口智利,国产平替大连、山东等,进口批发价曾狂跌45%,零售端也有明显下降,国产大樱桃在7-8月上市,形成补充。
蓝莓:南美洲,平替云南(占全国产量1/3),从每公斤百元以上降至百元内,国产占比超50%,品种改良,口感提升。
阳光玫瑰葡萄:日本,平替云南、四川、湖南等多省份,从数百元/斤降至地板价,实现全年供应,国内大面积扩种。
西梅/新梅:美国等,平替新疆(伽师县),从每斤40-50元降至十几二十元,国产占比约30%-40%,新疆新梅品质优异。
猕猴桃:新西兰、意大利,平替陕西眉县、四川都江堰等。即食技术突破,国产占比提升(如猕猴桃约50%来自云贵)。
榴莲:泰国、越南,平替海南(初步尝试),泰国榴莲批发价一度跌破22元/公斤,海南榴莲预计未来几年进入丰产期。
火龙果:越南,平替广西、海南、广东,国产占比已高达90% 。 可以看到,不少水果国产占比已经很高,或者正在快速发展。
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水果价格的变化和国产替代的趋势,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国产种植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种植
品种改良与技术提升:例如云南蓝莓通过新品种实现了口感升级;陕西眉县、四川都江堰等地在猕猴桃的即食催熟技术上取得进展。
种植面积扩大与产量提升:国内许多地区扩大了特色水果的种植规模,如阳光玫瑰葡萄在全国多省大面积种植,云南蓝莓2024年种植面积已达近25万亩。产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自然逐步下降。
2. 供应链效率提升与损耗降低
现代化冷链物流:冷链车、冷藏库的普及,以及中老铁路等高效运输方式,降低了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据报道可从15%降至5%以下),保证了水果的新鲜度并控制了成本。
高效的销售渠道:电商平台和大型水果连锁企业深入产地直采,缩短中间环节。新疆新梅依托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48小时左右就能从产地到达零售终端。
3. 市场供需变化与进口增加
进口量增长:像智利车厘子,2024/25产季产量预计比上一季增长40%-50%,大量到货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加剧了价格竞争。
消费者选择变化:随着国产水果品质的提升,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进口光环”,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新鲜度好的国产水果。
三、对果农和市场的意义
国产水果的崛起对果农和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果农和产区而言,发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创造了收益,助力了乡村振兴。
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更丰富多样、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水果市场从过去的“唯进口论”逐渐转变为看品质、看品牌、看口感。
未来趋势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
国产水果的品质和品牌会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像“百果园”这样的企业会深入产地,用更高的标准培育和筛选水果,打造品牌。
“水果自由”的范围会扩大:目前国产化程度较高的水果价格已亲民,随着海南榴莲等种植技术突破和进入丰产期,未来有望享受更平价的热带水果。
市场竞争将更侧重于品质和特色:虽然大路货价格可能因供应增加而持续承压,但优质、特色、品牌化的水果依然能获得溢价能力。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热点追踪巴巴,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ingcaohe.com/news/2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