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宣布自主使用国产远程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不再与美国协调行动,标志着军事战略重大转变。其新型导弹和无人机已多次袭击俄炼油厂等战略设施,削弱俄战争潜力,但也加剧冲突升级风险。
2025年8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的记者会上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声明。
他表示,乌克兰军队已经开始使用国产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并且已经不再就此类行动与美国进行讨论。泽连斯基强调,与美国协调这类行动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一表态标志着乌克兰在军事战略上的重大转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的担忧。
根据泽连斯基的说法,乌克兰已经成功研发并部署了多种国产远程打击武器系统。这些系统包括能够精确打击俄罗斯境内炼油厂、军事基地等战略目标的导弹,以及具备远程作战能力的先进无人机。乌克兰国防工业近年来在西方技术支持下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无人机研发领域。有报道称,乌克兰已经开发出航程超过1000公里的自杀式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被用于袭击俄罗斯境内的石油设施和军用机场。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近期一直在阻止乌克兰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美国政府担心这类行动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甚至引发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然而,对于这一报道,美乌双方官方均未作出正式回应。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美乌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微妙分歧,美国希望控制冲突规模,而乌克兰则寻求更主动的打击能力。
军事专家认为,泽连斯基的表态传递了几个重要信号。首先,这表明乌克兰正在寻求更大的军事自主权,不再完全依赖西方盟友的武器供应和战略指导。其次,乌克兰可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国产远程打击武器体系,这使其能够在不受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实施纵深打击。第三,这也反映出乌克兰对当前战场形势的评估,即需要通过打击俄罗斯后方目标来削弱其战争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近期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打击确实显示出了新的特点。与早期主要依靠西方提供的武器不同,近几个月来,针对俄罗斯炼油厂、能源设施和军事机场的袭击大多由乌克兰国产无人机执行。这些袭击不仅造成了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的损失,也对其前线作战能力产生了间接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乌克兰无人机已经对俄罗斯境内至少15个大型炼油设施发动了袭击,导致俄罗斯汽油和柴油产量下降了约12%。
泽连斯基的声明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乌克兰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而是积极发展远程打击能力,试图将战火烧向俄罗斯本土。这一战略转变虽然可能带来短期军事优势,但也增加了冲突失控的风险。在国际社会呼吁和平解决争端的同时,双方军事对抗的升级态势令人担忧。未来局势发展将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乌克兰国产武器的实际效能、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以及国际社会的调停努力。
#2025洞察时局#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ingcaohe.com/news/2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