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延误险引争议:必须延误“整点”才赔,消费者直呼被忽悠?

近期,航旅纵横推出的一款延误险活动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多位旅客纷纷发帖,表达了对该保险赔付条件的不满与困惑。一位旅客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自己在值机时看到提示购买延误险只需9.9元,以为航班延误超过20分...

9.9元延误险引争议:必须延误“整点”才赔,消费者直呼被忽悠?-图1

近期,航旅纵横推出的一款延误险活动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多位旅客纷纷发帖,表达了对该保险赔付条件的不满与困惑。

一位旅客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自己在值机时看到提示购买延误险只需9.9元,以为航班延误超过20分钟即可获得赔付,于是购买了两份。然而,当航班实际延误了95分钟后,他却没有收到任何赔付。经过了解,他才发现赔付条件竟是航班延误必须“正好”21分钟。无独有偶,另一位网友也发帖称,自己购买的9.9元延误险,赔付条件竟是延误时间必须“恰好”为17分钟。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航旅纵横回应称,这是一款名为“惊喜数字”的活动,只有当航班实际起飞延误时长与公布的“惊喜数字”完全一致时,旅客才能获得300元津贴。投保页面上明确写着“惊喜数字,分钟不差,得300元津贴”,例如“起飞延误时长=15分钟整,即可获得300元津贴”。然而,消费者指出,与醒目的红色赔付数字相比,等号和“整”字字符字体较小,容易造成误解。

网友们对此活动反应强烈,纷纷表示这更像是买彩票或开盲盒,因为几乎没有人能精准预测航班的延误时间。有网友调侃道:“航班可以吗?APP可以吗?”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往往不会仔细阅读冗长的条款,而是被标红和突出的金额和数字所吸引。这款延误险活动与支付页面紧邻,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混淆。虽然金额不大,仅为9.9元,但消费者普遍感觉被误导,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更有消费者指出,这样的关键信息容易被忽略,而且一般人会默认延误时长是指超过该数字。有观点认为,这样的规则涉嫌误导消费者,赔付概率几乎为零。面对消费者的强烈反应,有法律人士指出,这种“精确到分钟”的延误险,虽然看似是一种娱乐营销手段,但在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保险本质上都存在严重争议。

此次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保险产品销售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更加谨慎,仔细阅读条款,避免陷入类似的误解和纠纷。同时,保险公司也应加强自律,规范营销行为,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小熊财经 | 作者:沈如风】,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9.9元延误险引争议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ingcaohe.com/news/22285.html

上一篇 2025年08月27日 23:28
下一篇 2025年08月27日 23:2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12172669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